实验概要
将某种蛋白注射新西兰大耳兔产生免疫反应,通过ELISA检测免疫产生的抗体。
实验原理
将抗原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加入抗血清,抗体和抗原在载体表面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洗去未结合抗体,然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抗体的抗体),二抗与抗体结合,洗去未结合二抗,加底物显色剂显色,在一定波长下测定 OD 值,根据 OD 值判断血清中抗体的产生情况。
主要试剂
PBS 缓冲液
弗氏完全佐剂
弗氏不完全佐剂
碳酸盐缓冲液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 IgG 二抗稀释液
TMB 底物溶液 A 液与 B 液
主要设备
研钵
注射器
兔固定架
锥形瓶
酶联板
洗板机
酶标仪
实验材料
新西兰大耳兔(公)
实验步骤
1. 抗原的乳化
以无菌 PBS 缓冲液溶解抗原,使总蛋白的浓度为 2 mg/mL,将弗氏完全佐剂与抗原溶液以 1∶1 比例混合,在干净无菌的研钵内研磨,直至形成稳定的油包水型乳剂(一小滴乳剂在水面上不扩散)。
2. 初次免疫
(1) 获得阴性血清
免疫前,耳缘静脉采血约 2 mL。置 37℃ 1 h,4℃静置过夜使血清析出,离心(2000 r/min,4℃,10 min),吸取上清,分装后 -80℃保存。
(2) 注射
用弗氏完全佐剂乳化的抗原溶液,在兔背部、大腿处进行皮内、肌肉多点注射。皮内注射:每处约 0.1 mL,共注射 20-30处;肌肉注射:每点 1 mL,两点注射。注射完毕,轻轻按摩注射部位以帮助吸收,注射位置出现白色小皮丘。
3. 加强免疫
一周后,用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的抗原进行加强免疫,过程同初次免疫。每隔一周,以 PBS溶解的抗原(总蛋白浓度为 2 mg/mL)加强免疫一次。
免疫 4 次后,间接 ELISA 法测定抗血清效价上升情况。
4. 抗血清的制备
(1) 血清中抗体的效价上升且达到稳定值后,加强免疫一次,一星期后可采血获得大量抗血清;
(2) 采血前保证饮水,但停食一天,以降低血脂;
(3) 将大耳兔用兔固定架固定;
(4) 心脏采血,采血后的注射器需静置,以免发生溶血现象;
(5) 将采得血液 37℃静置 1 h,4℃过夜,离心(3000 r/min,4℃,10 min),吸取上清,分装为不同体积,-80℃保存备用。
5. 间接 ELISA 测定
(1) 以包被液(碳酸盐缓冲液)包被抗原溶液,使对应抗原终浓度为 0.5 µg/mL;
(2) 在酶联板的每孔中加入 100 µL 抗原包被液,处理及对照包括:
抗原包被液+一抗+二抗
抗原包被液+二抗
轻轻振动平板使抗原分布均匀,将包被的微量滴定板用塑料保鲜膜封好,37℃潮湿孵育 60 min,再置 4℃过夜;加有抗原溶液的微量滴定板封好后于 4℃可保存数月。
(3) 次日,在洗板机上用 PBST 洗涤三次;
(4) 每孔加入 150 µL~200 µ L封闭液,37℃潮湿孵育 60 min;
(5) 倒掉封闭液,用 PBST 洗涤三次,最后每块滴定板用一大纸巾包裹,孔口朝下,在几张纸巾上轻轻拍打,弃去残余的液体;
(6) 用稀释液将抗血清做 1∶20、1∶40、1∶80、1∶160 稀释,取 100 µL 分别加入到对应包被孔中,微量滴定板用塑料保鲜膜封好,37℃潮湿孵育 60 min;
(7) 洗板机上用 PBST 洗涤三次,最后一次洗涤后,如步骤 5 所述弃去残余液体;
(8) 每孔中加入 100 µL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 IgG 二抗稀释液(1∶10000 稀释),37℃潮湿孵育 60 min,洗涤三次;
(9) 混合 TMB 底物溶液 A 液与 B 液,每孔加入 50 µL,37℃显色 15~30 min;
(10) 每孔中加入 50 µL 2 mol/L H2SO4 终止反应;
(11) 酶标仪上测定 OD450 值。
原文地址: 动物免疫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