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Genet发表BR信号途径新机制
库巴扎新闻列表 | 2012-05-03

PLoS Genetics杂志近期发表了一篇:中科院植物实验室管理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ynamics of Brassinosteroid Response Modulated by Negative Regulator LIC in Rice”的文章,揭示了植物BR信号途径调控的一种新机制:一个水稻C3H锌指蛋白(LIC)作为负调控转录因子介导调控。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植物研究所种康研究员,种康研究组博士研究生张翠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种康研究员曾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应答功能基因组研究、开花与春化作用分子机理研究、水稻拟南芥器官发生的分子机理。

水稻剑叶的倾角直接影响籽粒灌浆并最终控制产量。植物甾醇类激素-油菜素内酯(BR)能特异地调控水稻叶夹角,且能促进不同作物生长,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植物细胞中BR信号转导的“激活”组分与通路业已在模式植物中明晰,但其信号系统中的“制动”元件与机制尚知之甚少。研究人员首先在LIC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体和超表达株系中观察到具有叶片直立、密穗等高产农艺形状,而反义转基因植株叶夹角变大。LIC基因编码C3H锌指类转录因子,负调控其靶基因,这些基因包含BR信号系统的核心“激活因子”BZR1及其下游基因。

另一方面,LIC基因又被BZR1结合在转录水平上直接受到抑制。LIC蛋白作为GSK3/BIN2类激酶底物直接被磷酸化。而LIC蛋白的磷酸化修饰控制其在细胞质和细胞核间的穿梭,从而阻碍对下游基因的转录调控。LIC与BZR1对下游基因的调控作用方向相反。

在高浓度BR条件下,LIC抑制BR“信号激活”因子的转录,从而阻遏BR信号,显示其信号“制动”功能。而在低浓度BR条件下,BZR1抑制LIC的转录表达,表现出“信号激活”状态。LIC与BZR1功能拮抗,在不同生理浓度区间协同调控BR信号平衡。

这一发现揭示了植物BR信号途径调控的崭新机制。该机制与叶片倾角调节和密穗等高产性状遗传材料将为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分子功能模块元件。

关键词:PLoSGene BR信号途径 实验室管理

联系我们

Tel: 400-686-3973

E-mail: cobazaar@cobazaar.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Copyright 2008-2022 北京库巴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天秀路10号中国农大国际创业园3号楼三层3003
京ICP备12026984号-1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83531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213号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