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最主要治疗肝癌的方法是手术切除和肝脏移植,经肝动脉栓塞的化疗法则作为第二线治疗。但是由于肝癌复发率高、且抗化疗药性强,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实验室管理)
在5月27日出版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分别由中日研究人员领导的两个国际研究小组针对肝癌展开了大规模的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实验室管理),这两项成果分别是针对乙肝病毒整合机制和病因学对于肝癌相关基因突变模式及复发突变的影响。
在第一篇“Genome-wide survey of recurrent HBV integrat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文章中,中国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华大基因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81例HBV阳性和7例HBV阴性的肝细胞癌(HCCs)和邻近正常组织进行了大规模平行测序,结果发现HBV整合在肝癌中是一种普遍现象,相比于邻近肝组织(30.7%),肿瘤中HBV整合的频率要高得多(86.4%)。在HBV基因组中大约40%的HBV断裂点位于HBV病毒增强子、X基因和核心基因定位的1800bp的区域内。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复发HBV整合事件,这一点通过RNA测序和Sanger测序在已知和推测癌症相关TERT, MLL4 和 CCNE1基因上得到了验证(protocol)。
在第二篇“Whole-genome sequencing of liver cancers identifies etiological influences on mutation patterns and recurrent mutations in chromatin regulators”文章中,来自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测序和分析了27个HCCs的全基因组,其中25个与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包括2组多中心性肿瘤。尽管在多中心肿瘤中未鉴别出共同的体细胞突变,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全基因组置换模式却是相似的,这表明共有的的病因学背景有可能强有力影响了它们体细胞突变模式,但这些肿瘤是由来自独立的突变形成的。统计学和功能分析生成了复发突变基因的列表(protoc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