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主要内容包括具有高水平的前沿protocol研究报告、学术评论、学科回顾及前瞻、protocol学术论文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学会学术动态的报道和出版。
近期其最受关注的文章(生物类八大文章)如下:
The CD47-signal regulatory protein alpha (SIRPa) interaction is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human solid tumors
一项研究说,实验室管理科研人员可能已经发现了实体瘤细胞用于逃避人类免疫系统的一种所谓 “别吃我”的信号。Irving Weissman及其同事们研究了来自一系列类型的癌症的肿瘤细胞并发现了它们全都表达一种称为CD47的蛋白质。科研人员已经变得对CD47越来越感兴趣,这种蛋白质被认为防止了肿瘤在一个被称为吞噬作用的过程中被免疫细胞吞噬和消化。实体瘤必须逃避吞噬作用才能不受妨碍地生长并转移到其他部位。这组作者说,用一种定向抗体疗法阻断CD47启动了体外的针对人类实体瘤细胞的吞噬作用,并抑制了已经移植到小鼠身上的人类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这组作者警告说,必须谨慎地阻断人类的CD47的功能,因为对这种蛋白质的广泛干预可能让某些非癌细胞面临免疫系统的攻击。
PNAS Plus: Microstratigraphic evidence of in situ fire in the Acheulean strata of Wonderwerk Cave, Northern Cape province, South Africa
PNAS 2012 ;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April 2, 2012, doi:10.1073/pnas.1117620109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大学的考古学家Francesco Berna及其同事,在北开普省Wonderwerk山洞内30米处的沉积层中,发现了烧焦的草片、树叶、灌木,以及骨骼碎片的灰烬。这一山洞是已知最古老的人类聚居地之一,有迹象表明这里几乎在距今200万年前便有人居住。实验室管理研究人员发现,有少量的灰烬——范围从几毫米到几厘米长——保存得非常完好。它们锯齿状的边缘表明这些灰烬并非在别处燃烧后被吹到或冲到山洞中来的,因为那样的话这些边缘将被磨损殆尽。
Social environment is associated with gene regulatory variation in the rhesus macaque immune system
PNAS 2012 109 (17) 6490-6495;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April 9, 2012, doi:10.1073/pnas.1202734109
科研人员发现社会地位可能直接影响猕猴群的免疫基因的表达。在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中,由于可获取的资源的差异,较低的社会地位与大于预期的疾病风险有关联。但是这类关联受到因果性问题的困扰:社会地位决定了适合度,还是适合度决定了社会地位?Jenny Tung及其同事们通过操纵每只猴子引入到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中的地位,从而为5组雌性猕猴指定了社会地位。
这组实验室管理科研人员发现,他们能够根据这49只猴子的免疫细胞基因表达预测个体的社会地位,准确度达80%。在一些猕猴改变了社会地位之后,基因表达数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让这组科研人员能够预测这7只猕猴中的6只的地位。血液测试表明低等级的猕猴的T细胞比例相对于社会地位高的猕猴减少,而某些基因区域的DNA甲基化明显在低等级和高等级的雌性身上有区别。这些结果向这组作者提示,细胞组成和表观遗传学可能有助于把社会地位和身体与遗传的趋势联系起来。这组作者说,总的说来,这些结果表明社会支配力影响着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负责免疫监察和防御的细胞的基因表达。
Chronic stress,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resistance, inflammation, and disease risk
PNAS 2012 109 (16) 5995-5999;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April 2, 2012, doi:10.1073/pnas.1118355109
长期心理压力可能削弱人体调控炎症的能力,该研究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压力常常与许多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有关。
Sheldon Cohen及其同事们评估了276位健康的男性和女性的压力水平,对82位健康成年人的随访研究表明免疫敏感度减少的被感染者比其他被感染者产生了更高水平的一种能促进炎症的化学信使。这组作者说,这些发现提示长期压力影响炎症的调控,这可能影响到一大批疾病的发作和发展。
Aristolochic acid-associated urothelial cancer in Taiwan
PNAS 2012 ;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April 9, 2012, doi:10.1073/pnas.1119920109
研究发现马兜铃酸可以与人体的DNA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独特的接触生物标记,在肿瘤抑制基因中生成信号表明已有致癌物质摄入。这项研究以151名尿道癌患者为对象,其中60%显示有与马兜铃酸相关的特异性的基因突变。尤其是研究人员发现在摄取马兜铃酸后肾皮质中的TP53肿瘤抑制基因出现了一个特异的突变标记。
Facial expressions of emotion are not culturally universal
PNAS 2012 ;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April 16, 2012, doi:10.1073/pnas.1200155109
这项研究反驳了一种广泛存在的信念,即6种基本情绪状态——高兴、惊讶、恐惧、厌恶、愤怒和悲伤——的面部表情在生物学上是与生俱来的,而且是通用于人类文化中。Rachael Jack及其同事们使用一种计算机图形程序生成了随机面部运动的三维动画。身份是西方白人和东亚人的观察者看了同种族或其他种族的4800个随机的面部动画,根据6种基本情绪分类把每一个动画归类,并用5分制评价每一个动画的情绪强烈程度。这些研究提示情绪是通过有文化特异性的面部表情加以交流的,它是为了社会交流的用途而进化出来并且多样化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