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新方法
库巴扎新闻列表 | 2012-06-04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医学》率先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国际顶级综述学刊《自然·免疫学综述》将此作为研究亮点进行点评。论文评审专家认为,这一结果找到了治疗多种自身免疫病的新靶点,可能被开发为有效缓解甚至治愈病症的新药。在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等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炎症反应 “行为过激”,不断攻击自身组织。如今,沪上科研人员在细胞内找到一种个子小、作用大的“障碍物”,可阻止炎症发生(实验室管理)。

研究发现,人体细胞外有一种信号因子“白介素—17”,对自身免疫病引发的器官损伤起着重要促进作用。“白介素—17”一旦调高,仿佛发出抵抗命令,炎症就会加剧。于是,国际上正针对性开发阻断药物,人为抑制 “白介素—17”。让周身存在的“白介素—17”变少并不容易,沪上科研与医疗单位另辟蹊径,通过增加“白介素—17”的“对手”,消解其作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钱友存研究组,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病学研究所沈南教授合作,通过“从临床到实验室”的生物医学转化研究,在自身免疫病病人和自身免疫病小鼠模型的炎症病理组织中,都发现了一个与 “白介素—17”成反比的小分子——“小RNA—23b”。RNA与DNA一样,也是核糖核酸,而“小RNA”的分子量只有RNA百分之一左右。正是这个代号“23b”的小个子,始终与“白介素—17”唱反调——你一“高调”、我就“低调”(实验室管理)。

研究组表示,利用两者关系,在炎症病理中只要补充一定量的“小RNA—23b”,就相当于在“白介素—17”的调控通道上设置了障碍。由于“小RNA”的分子结构十分简单,可以通过人工合成方法制备,因此具有进一步开发为原创性新药的潜力,并已申请专利。

《自然·医学》评审认为,这项研究首次阐明了非免疫细胞来源的 “小RNA”参与免疫性疾病的机制,“论文信息量非常大,对于炎症信号研究是一个显著进步”。(实验室管理)

关键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白介素—17 实验室管理

联系我们

Tel: 400-686-3973

E-mail: cobazaar@cobazaar.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Copyright 2008-2022 北京库巴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天秀路10号中国农大国际创业园3号楼三层3003
京ICP备12026984号-1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83531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213号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