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墨水渗入证明网曝饮料瓶口不卫生
库巴扎新闻列表 | 2012-06-12

旋开瓶盖,对着瓶口就喝,相信这是绝大多数人喝瓶装饮品的步骤。“夏天爱喝饮料的人注意了,饮料瓶的封口很不卫生,拧开盖子瓶口对人口地喝,相当于拿一年不洗的碗筷吃饭!”昨天,一条称螺纹瓶盖存在严重卫生隐患的微博在网上疯传。不少网友难以理解,密封的瓶盖怎么会脏呢?扬子晚报记者实验发现,看似密封的螺纹瓶盖,确实无法保护和嘴直接接触的瓶口。而记者也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螺纹瓶盖的“行规”:国家对瓶盖与瓶口间的小空隙没有监管,企业自然不会白花钱改进瓶盖设计。(实验室管理


福州网友爆料:瓶盖内已霉变。


在超市选中六种不同包装、不同内容的饮料做实验。

 

将这些饮料泡在墨水中。


实验显示,墨水浸入瓶盖中。


饮料瓶瓶口不卫生

“饮料瓶的封口结构,不能保护瓶口螺纹的卫生,只具有紧固作用,不具备密封效果,这是包装行业的一个公开秘密!而瓶口出现霉变、细菌超标等现象更是不断。拧开盖子瓶口对人口地喝,相当于拿一年不洗的碗筷吃饭!”昨天,一条曝光瓶盖存在卫生隐患的微博在网上疯传,一个上午的时间便被转发了1万多次。“以后喝饮料还要擦瓶口?”很多网友难以相信密封的瓶盖怎么会脏?有网友甚至认为,发微博的人有些小题大做。(实验室管理

昨天福建就发生“瓶盖有毒”

扬子晚报记者随后检索“瓶盖”,意外发现,昨天上午福州市有一位女士向当地媒体爆料,刚开封的饮料瓶瓶盖内已有霉变的迹象。在网友上传的图片上记者看到,饮料还是满的,白色的瓶盖内有黑色像霉斑一样的物质存在。扬子晚报记者随后致电福建省广播电台记者陈雪玲,从她那里得知,电台已经确认此事的真实性,并已和饮料生产商取得联系,得到的回复是已向总部汇报。陈雪玲告诉记者,无独有偶,6月8日福州日报刚刚报道了,一位顾客在福州市某超市买了两瓶饮料,打开瓶盖后全都发现瓶口有虫卵的新闻事件。

记者随后检索发现,“开盖有毒”的事件在国内不少地方都有发生:2010年6月,合肥王女士在超市买了一瓶茶类饮料后,在瓶盖内圈发现有褐色的菌类物质;2010年7月,济南的冯女士在打开一瓶果汁时,发现瓶口有一条白色线虫及数颗虫卵;2011年长春发生果粒奶优中毒事件,专家分析,极有可能是瓶装饮料被故意或者无意间浸在有毒物质中,而有毒物质残留在瓶口螺旋处,消费者通过口对口的饮用方式将螺旋处有毒物质食入体内。

泡水里的饮料打开就喝

夏天是饮料的销售旺季,南京的大街小巷经常会见到小店将各种饮料泡在冰水中供顾客自选。如果瓶盖有缝隙,这些冰水中的细菌应该早就附着在瓶口了。那市民在外买瓶装水喝的时候是否会注意呢?

小王是位体校学生,夏天训练更需要大量饮水。自己从来都是拧开瓶盖直接往嘴里灌水,“一天少说也能喝4瓶饮料!按此说法真是吃了不少细菌”。而杨女士虽然对实验结果感到吃惊,但她还是表示“不能不买”。记者询问了20位市民,大多数人不知道饮料瓶口的卫生问题,即便是知道了,也很少有人会因此拒绝瓶装饮料。

饮品种类包括碳酸饮料、果汁、乳制品以及纯净水。6瓶饮品全部使用的是旋转式瓶盖,除某品牌果汁在瓶盖与瓶身间加装一层保护膜外,其余5瓶,瓶盖都是唯一保护措施。记者仔细观察了这些平时很少关心的瓶盖,瓶盖和瓶口的塑料圈连接得很紧密,但整体和瓶身就没有那么紧密了,多会存在一些空隙。随后将这些未开封的瓶装饮料瓶泡在滴有墨汁的水中,1分钟后取出,擦净饮料瓶表面,然后逐一打开瓶盖,观察瓶口螺纹处是否渗入墨水。实验结果是,加装保护膜的果汁,瓶盖内无一滴墨汁。其他5瓶,饮料瓶口全部被“污染”。通过实验可以发现,瓶口部分只是被瓶盖遮住而已,空气和水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螺纹处。

记者将瓶盖沿直径方向一切为二,并将切开后二分之一瓶盖重新扣在瓶口螺纹处。在这样一个“切面图”的演示下,可以看到,瓶盖仅是瓶口顶部与瓶盖胶垫处一处密封,这层密封是为了保护瓶装饮料的內溶物不受外界污染。但瓶盖螺纹与瓶口螺纹部分存有较大的缝隙,瓶盖与瓶颈处也没有任何密封措施。墨水就是通过这难以被观察到的缝隙溜进去的。塑料饮料瓶封口结构,并不能保护瓶口螺纹部分的卫生。螺纹状的结构只具有紧固作用而不具备密封效果。(实验室管理

小建议

喝饮料不妨先擦擦瓶口

瓶口螺纹部分相当于喝饮料的“餐具”,而这“餐具”的安全性却令人担忧,从饮料出厂流通到消费者手中,在这段时间里,它一直暴露于空气之中,最可怕的是,在灌装、仓储、运输等多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二次污染。实际上,饮料瓶的螺纹部分仅仅起到加固作用,并不密闭。

夏季易滋生病菌,瓶口处的卫生问题就比较严峻。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建议多留个心眼,饮料要去正规超市购买,最好是成箱的,没有打开的,打开以后如果不能确保外面很干净,可拿水冲或者拿餐巾纸擦,这虽是有效的去除灰尘的方式,但是它不能解决微生物的问题,还有打开以后喝的时候,尽量不要直接拿嘴接触瓶盖特别是瓶口。


瓶盖与瓶口间空隙 国家没监管标准

昨天,记者致电省质检局,询问是否可以检测瓶盖的卫生是否达标,该局包装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瓶盖和瓶口间的空隙,国家尚无相关标准,他们即使检测了,也无法比对,得不出结论。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对于饮料饮品出台了很多相应的卫生标准,包括聚酯(PET)饮料瓶卫生标准、饮料瓶盖垫片密封卫生标准以及饮料内溶物卫生标准。但并没有关于饮料瓶口与瓶嘴螺纹处的卫生标准。(实验室管理

关键词:饮料瓶瓶口 实验墨水渗入 实验室管理

联系我们

Tel: 400-686-3973

E-mail: cobazaar@cobazaar.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Copyright 2008-2022 北京库巴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天秀路10号中国农大国际创业园3号楼三层3003
京ICP备12026984号-1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83531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213号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