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融合基因在癌症中的作用
库巴扎新闻列表 | 2012-05-24

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杂志上,Weill Cornell医学院的实验室管理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些癌细胞中,包装成染色质小球的DNA 3D结构被改变,并以这种方式给上千种基因安上了开关,引起细胞细胞异常。protocol发表了半数前列腺癌细胞存在染色体重排现象,“融合”产生新基因并生成独特蛋白。然而,人们还不知道该变化是如何促使癌症发展的。

“融合癌基因过表达时,上述现象在多种类型的癌症中都存在,如果这样的一个癌蛋白能控制上千条基因的开关,就可以采取一种治疗手段将这个开关关闭。如果我们了解其中的机制,我们就能借用该机制同时靶标许多基因。这在癌症治疗中会起到很大作用。”该研究的资深作者,Weill Cornell医学院的病理学和实验医学教授Mark A. Rubin说。
他说。

这项研究显示,前列腺癌融合基因ETS产生的ERG蛋白与基因组特殊位点结合,会极大改变基因组3D结构,产生新的活性中心和区域,Dr. Rickman说。这不仅使得前列腺癌相关基因协同表达,同时还引发其他的染色体异位。这项研究是由许多科学家共同合作完成的。实验室管理研究人员使用了多种技术来研究ERG癌蛋白的功能。他们使用Hi-C技术检测整个基因组内的染色质相互作用。“染色质互作很复杂,这很容易理解,”研究人员说。“人类基因组中约有25,000个已知基因,就存在约25,000 x 25,000种基因间相互作用,即六亿二千五百万种,而这还只是表面上的。”为了处理这样大量的数据,研究人员开发了新统计学方法来研究染色质互作以及ERG过表达时发生的变化。

要确定ERG过表达时基因组的哪些基因和结构域互作模式改变最大,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最终,protocol研究人员得到了惊人的发现,ERG大多结合在染色质互作模式改变最大的基因附近,说明ERG通过与这些区域结合直接调节染色质互作。研究人员随后发现,这些表达量增加或被关闭、参与染色质互作的基因与细胞侵袭相关,而细胞侵袭是侵袭性前列腺癌的主要特征。他们认为ERG通过染色质重排改变染色质互作,促使关键恶性基因表达,从而引发前列腺癌症状。

研究表明ERG还会推动新的染色体异位形成,这表明ERG在癌症中扮演着非转录性的新角色。研究人员认为,其产物能结合DNA的类似ERG的基因,也有可能通过染色质重排改变染色质互作,从而引起新遗传学改变。

关键词:融合基因 癌症治疗 实验室管理 protocol

联系我们

Tel: 400-686-3973

E-mail: cobazaar@cobazaar.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Copyright 2008-2022 北京库巴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天秀路10号中国农大国际创业园3号楼三层3003
京ICP备12026984号-1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83531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213号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