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RNA剪接规则被打破
库巴扎新闻列表 | 2012-05-22

在5月15日的《基因与发育》(Genes & Development)杂志上发布,冷泉港实验室的一项新实验室管理" href="http://www.everlab.net/%20">实验室管理研究揭示了关于RNA 剪接数十年规则的一个新例外发现,该发现改变了对于剪接调控的普遍看法,对于与疾病相关的剪接突变具有重要的启示protocol" href="http://www.everlab.net/%20">protocol

细胞为了合成一种蛋白质,首先需将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中的指令从DNA复制到RNA。这种最初的拷贝称为前信使RNA(pre-messenger RNA),随后就像电影胶片一样对前信使RNA进行剪辑,将不必要的片段(称为内含子的连串的核苷酸)剪掉,剩余的片段(称为外显子)拼接到一起。为了剪切和粘贴机制能够正确发挥作用,最初必须通过一种称为U1的小RNA将细胞的剪接机器引导到靶向前信使RNA上每个内含子起点的正确剪接位点。U1通过靠着靶RNA排成一排,将自身RNA核苷酸(RNA密码子碱基,A,U,C,G)与靶RNA碱基配对,使得A核苷酸配对靶RNA的U,C核苷酸配对靶RNA的G核苷酸,反之亦然,从而找到正确的剪接位点。当有11个碱基与靶RNA配上对时,U1识别内含子起点剪接位点的能力最强,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只形成较少的碱基对。

Krainer和Roca现在发现了第二种protocol" href="http://www.everlab.net/%20">protocol更为普遍的替代选择。不用从第一个碱基移位,他们利用一种联合试验和计算机的方法证实U1或它的靶RNA上一个或多个碱基可以“凸出”——或脱离队列——如果这能够使得周围的核苷酸在U1和靶RNA间生成更强的匹配的话。

基于对6500个人类基因中的剪接位点的实验室管理" href="http://www.everlab.net/%20">实验室管理 研究,他们估计在40%的人类基因中有多达5%的剪接位点利用这种“凸起”机制被识别。有趣的是,其中一些非典型识别位点发生在导致疾病的突变基因中,其他一些位点则发生了选择性剪接,导致单个的pre-mRNA生成了不同的蛋白质。

关键词:RNA 剪接规则 基因 实验室管理" href="http://www.everlab.net/%20">实验室管理  protocol" href="http://www.everlab.net/%20">protocol

联系我们

Tel: 400-686-3973

E-mail: cobazaar@cobazaar.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Copyright 2008-2022 北京库巴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天秀路10号中国农大国际创业园3号楼三层3003
京ICP备12026984号-1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83531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213号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