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iPS细胞的安全性
库巴扎新闻列表 | 2012-05-02

近日,在《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表一篇,关于6月国际干细胞研究协会(ISSCR)的年度会议上公布相关细节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的实验室管理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近期对人类骨髓细胞来源的iPS细胞展开了全基因组测序,并发现了一种可使干细胞转变过程中生成相对较少遗传改变的改良技术。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著名华人干细胞专家程临钊(Linzhao Cheng)教授和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的Paul Liu博士。程临钊教授目前就职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方向主要为胚胎干细胞维持多能性及向血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曾在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Medicine, Nature Genetics, Cell Stem Cell,等杂志发表原创论文60余篇。代表性研究成果有:建立了血细胞来源的造血系统疾病的iPS细胞系,利用锌指酶修复多能干细胞中的突变基因,人胚胎干细胞向滋养层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等。

程临钊说细胞每分裂一次,均有机会发生错误,在DNA中掺入新的遗传改变。某些遗传改变可能是无害的,而另一些则有可能引起细胞行为改变导致疾病发生,在更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致癌。在新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来源成人骨髓细胞的iPS细胞包含的一些随机遗传改变并不会导致细胞特别倾向于形成癌症。为了更全面地评估用改良的非病毒方法生成的iPS细胞的遗传改变数量,程临钊研究小组通过开启特异的基因,给予特别的营养物质,首次将成人骨髓中的骨髓基质细胞(MSCs)转变生成了iPS细胞。研究人员随后分离出每种iPS细胞类型的DN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与iPS细胞的起源细胞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比对。

随后研究人员将每个细胞系中对比原始骨髓细胞的小DNA差异数量进行了计数。在每个基因组中约存在有1000-1800个核酸碱基A、C、T和G改变,然而却只有少量存在于作为蛋白质编码蓝图的DNA序列——即真正的基因中。这样的基因约占基因组2%的比例。血源性的iPS细胞包含6个定位在基因中的DNA碱基改变, MSC衍生的iPS细胞包含12个。由此研究人员推断iPS细胞中的DNA改变更有可能发生在基因间区域,而非基因中。

关键词:iPS细胞 DNA基因 实验室管理

联系我们

Tel: 400-686-3973

E-mail: cobazaar@cobazaar.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Copyright 2008-2022 北京库巴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天秀路10号中国农大国际创业园3号楼三层3003
京ICP备12026984号-1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83531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213号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